PFIF网上寻人协议
本文的主要内容来自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ople_Finder_Interchange_Format )
PFIF全称People Finder Interchange Format,是一个应用广泛的数据开源的标准协议,这个协议主要是设计用来在不同的政府、救援组织、或是其它的一些灾难中生存者和其亲人联系的网站间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种协议。
这个协议基于XML,信息中包括人的身份标识,还有人目前的位置和状态等一些信息。PFIF可以通过Atom和RSS feed出去。PFIF可以允许不同的寻人站点进行数据交换和合并。每一条记录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这个标识说明了这是由哪个域名创建的。这样,当A站点获得B点的某个人的数据时,在A站点可以对这个人的增加的信息可以转到其它站点上再被增加相关的信息,因为有一个唯一的ID,所以信息可以在不同的站点上被附加。
从wikipedia上看,说起PFIF这个事,得回到2001年的911事件,那时人们一共使用了超过25个不同的在线论坛和网上寻人站来查找相关的亲人和朋友(注:寻人网站英文叫:Survivor Registry,生还者登记网站)。其中一个最大的网站是由伯克利大学的学生Ka-Ping Yee 和 Miriam Walker 开发运行在Millennium计算集群上的safe.millennium.berkeley.edu网站。那时,为了减少各种网站间的混乱,伯克利的寻人网站开始从其它几个比较大的寻人站点收集相关的数据,并人肉整合到一起。
(
31
人打了分,平均分:
3.97
)
(
621
人打了分,平均分:
4.86
)
读了《Rework》这本书好多遍,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想。但从来没有把这些感想记录下来,今天把《Rework》书中的一些章节做一些摘录,并把我的一些感想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这是一本平生以来让我中毒很深的书,也是一本让我思考得很多的书。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好好地读读这本书。这本书并不难读,是一本你可以一口气不中断就可以读完的书。
有一些网友看了前两天的《
这篇文章来源于Quroa的一个问答《
每年一到要找工作的时候,我就能收到很多人给我发来的邮件,总是问我怎么选择他们的offer,去腾讯还是去豆瓣,去外企还是去国内的企业,去创业还是去考研,来北京还是回老家,该不该去创新工场?该不该去thoughtworks?……等等,等等。今年从7月份到现在,我收到并回复了60多封这样的邮件。我更多帮他们整理思路,帮他们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注:我以后不再回复类似的邮件了)。
本文出自